瑞乙辰

位置: 首页 >  生肖 >  属鸡

属鸡

2017端午节开什么生肖 每年端午节开什么生肖

2023-01-01 00:36:49 作者:咪咪爱塔罗

2017端午节开什么shengxiao/10.html' target='_blank'>生肖每年端午节开什么生肖,端午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把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我们国家也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别名有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深受我们国家的民众,大家好今来为大。

端午佳节是指什么生肖

2017年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1、中国的端午节,可说是十二生肖中龙的节日。
2、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五,端阳,还有一连串别称: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恶日节、诗人节、天中节、龙日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同小异的。
3、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但比较共同的活动内容主要有: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性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成蛋、棕子和时令鲜果等等,这些活动,至今仍然流传于全国各地及邻近清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至今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是什么生肖(马45)

简介

  •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赛龙舟的起源

  • 1、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南汨罗县,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 2、沅陵盘瓠招魂说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沅陵龙舟起源5千年前,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3千多年。

  • 3、纪念龙神说

    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条又小又脏的水沟。有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一条小蛇。这一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鳞片。当渔人把手触向鳞片的时候,蛇眼里闪着乞求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水沟。谁知,那九片鳞突然脱落,小蛇长身而舞,化为条小龙。原来,它是条上天神龙,因触犯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才变成了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除非得到人阳气,这锁才能打开。”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感谢渔人,在水沟中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大河(也就是西岸河),河水为西岸带来五谷丰登。为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 4、纪念曹娥

    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 5、纪念伍子胥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文化内涵

  •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 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发展历程

  • 发展阶段

    龙舟竞赛作为一项水上运动,经历了功利性、纪念性和竞技性三种基本形态。

    功利型的龙舟竞渡,是指起始萌生阶段的龙舟竞渡,从时间上讲,大致在先秦。原始时期的先民,在水上捕捞、渡水劳动,特别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争斗中,争相竞渡。

    纪念型的龙舟竞渡,形成于汉魏六朝,延续至今。吴国人周处《风土记》是最早记录端午竞渡的文献,说明三国时,“端午竞渡”已成为风气。而记录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最早文献,是梁代吴均、宗懔和唐代魏征留下的资料。其中魏征在《志》中写道:“屈原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上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驱,梢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自此,端午竞渡这一民俗统一在“纪念屈原”这个具有凝聚力的主题上。

    竞技型龙舟竞渡,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其发展可追溯至1976年举行的香港龙舟邀请赛,此后,龙舟竞赛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热潮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龙舟运动基本上是一种竞技型的体育项目。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尔后,湖南省汨罗市便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办国际龙舟节。

  • 申报非遗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湖南省沅陵县,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贵州省铜仁市、镇远县联合申报的“赛龙舟”入选,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

  • 随着华人华侨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西方国家也渐渐兴起了端午热,在欧美国家华人华侨以及中国文化爱好者中间,端午庆典主要以龙舟竞渡的方式展开,与西方国家的体育竞技文化相结合,在德国,端午节被翻译为龙舟节(Drachenbootfest)。

现在正面回答您的问题,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开的是“龙”生肖舟。

端午佳节是指什么生肖

2017端午节创意广告文案
1、中国的端午节,可说是十二生肖中龙的节日。
2、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五,端阳,还有一连串别称: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恶日节、诗人节、天中节、龙日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同小异的。
3、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但比较共同的活动内容主要有: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性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成蛋、棕子和时令鲜果等等,这些活动,至今仍然流传于全国各地及邻近清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至今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是什么生肖(马45)

简介

  •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赛龙舟的起源

  • 1、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南汨罗县,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 2、沅陵盘瓠招魂说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沅陵龙舟起源5千年前,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3千多年。

  • 3、纪念龙神说

    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条又小又脏的水沟。有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一条小蛇。这一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鳞片。当渔人把手触向鳞片的时候,蛇眼里闪着乞求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水沟。谁知,那九片鳞突然脱落,小蛇长身而舞,化为条小龙。原来,它是条上天神龙,因触犯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才变成了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除非得到人阳气,这锁才能打开。”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感谢渔人,在水沟中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大河(也就是西岸河),河水为西岸带来五谷丰登。为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 4、纪念曹娥

    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 5、纪念伍子胥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文化内涵

  •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 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发展历程

  • 发展阶段

    龙舟竞赛作为一项水上运动,经历了功利性、纪念性和竞技性三种基本形态。

    功利型的龙舟竞渡,是指起始萌生阶段的龙舟竞渡,从时间上讲,大致在先秦。原始时期的先民,在水上捕捞、渡水劳动,特别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争斗中,争相竞渡。

    纪念型的龙舟竞渡,形成于汉魏六朝,延续至今。吴国人周处《风土记》是最早记录端午竞渡的文献,说明三国时,“端午竞渡”已成为风气。而记录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最早文献,是梁代吴均、宗懔和唐代魏征留下的资料。其中魏征在《志》中写道:“屈原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上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驱,梢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自此,端午竞渡这一民俗统一在“纪念屈原”这个具有凝聚力的主题上。

    竞技型龙舟竞渡,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其发展可追溯至1976年举行的香港龙舟邀请赛,此后,龙舟竞赛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热潮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龙舟运动基本上是一种竞技型的体育项目。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尔后,湖南省汨罗市便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办国际龙舟节。

  • 申报非遗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湖南省沅陵县,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贵州省铜仁市、镇远县联合申报的“赛龙舟”入选,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

  • 随着华人华侨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西方国家也渐渐兴起了端午热,在欧美国家华人华侨以及中国文化爱好者中间,端午庆典主要以龙舟竞渡的方式展开,与西方国家的体育竞技文化相结合,在德国,端午节被翻译为龙舟节(Drachenbootfest)。

现在正面回答您的问题,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开的是“龙”生肖舟。